讓3噸多重的叉車“握”筆撥電話――這不可思議的一幕,由濟南軍區某裝甲團倉庫管理員上士湯磊演繹。
“道具”是一部橫在路上的手機、一臺笨重的叉車,“主角”湯磊剛一上場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。只見他沉穩地轉動鑰匙,踩離合、快掛擋,慢松離合,點踩油門,叉車仿佛跳起了輕盈的芭蕾。隨著方向盤的微調,突然湯磊猛地轉舵剎車,只見叉車臂上的筆尖在手機鍵盤上方約5厘米處戛然而止!
撥號開始!手機屏幕上米粒般的數字哪容細辨?湯磊看準鍵盤的大致布局,判斷出按鍵方位,手腳來回快速動作。輕踩油門的瞬間,兩次快速變換擋位。每一步都異常精準,筆尖像車床點焊似的,在極小的范圍內上上下下,敲擊的時間、力道都恰到好處,一次只一個數字,不多不少。
一陣悅耳鈴聲現場飄起,循聲望去,竟是領導的手機?!笆组L電話都讓你當道具啦!”大家拍著巴掌叫好。
對于保管專業的湯磊來說,讓叉車操作走進“毫米級”靠的是淡定和執著?!瓣憫鹬酢薄皯鹕瘛薄瓌e人的“坐騎”聽名字都牛氣沖天,可他卻安心駕馭一輛叉車馳騁在裝備倉庫。
有人調侃他:“當兵這幾年,你連炮彈都沒摸過吧?”湯磊笑著說:“干好分內事,在哪腰桿都硬?!?米高的發動機、幾毫米大小的螺絲帽……筆者有意刁難,開發區叉車維修型號、性能、庫存方位、庫存量,他隨口報來,腦子簡直就是“數據庫”。
緊急時刻,給力的還是“大腦數據庫”。去年演習前夕,一輛搶修車的起吊裝置突然失靈,任憑修理大拿們輪番上陣,故障依然存在。
“這么新的配件沒有庫存,但有種舊型號應該適用,在E路16架頂層?!睖谝谎约瘸?,立即引來期盼目光。E路貨架最高,存的都是舊件,叉車臂展勉強能到頂,配件又重達百十公斤,若仍用叉車取件,稍有不慎就會出意外,有人建議用貨梯或者吊運。
“時間緊急,還是用叉車!”廣州叉車維修湯磊憑記憶中配件的尺寸調整好叉車臂寬,對比貨架頂部攝像頭傳來的畫面,小心翼翼地舉起鐵臂,探進配件底部。片刻,配件被順利取出。